《2024年,新能源汽车迎最“卷”时代》《新能源企业集体出海“掘金”》《智能“搬运”电力!虚拟电厂正式上线》……
当新能源汽车成为每一个购车人都绕不开的话题,当低乐动体育中心碳环保成为城市居民最新潮的生活方式,新能源产业无疑就已成为了众多前沿产业中的“顶流”。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在诸多数据中,新能源产业涨势亮眼,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4.3%,配套产品充电桩、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也分别增长25.4%、16.5%。
越是大热的产业,竞争越是激烈!在数据背后,看不见的地方,是愈发湍涌的逆水行舟。发展新能源产业,没有片刻等待可言!它像是一道给全国每个地区的“必答题”,我们必须作答,也更要答好。
作为全国的制造业高地,湖南有在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中给出自己答案的使命,而湖南湘江新区则当仁不让的是这份答案中无可替代的“关键点”。
人才争夺战在近年来愈演愈烈,可以说,哪个城市聚拢了更多的人才,也就抢占了更多的先机。
在前沿科技领域,这一点尤为明显,无论是何产业,人才就是发展的基座和未来。湘江新区要想把新能源产业这道“题”答好,也必须和只能从“人才”这一角度先拔头筹。
“在新能源这一块,中南大学是非常有话语权的。我们中南大学被誉为‘新能源锂电池的黄埔军校’。如果想学新能源这个方向的同学,中南大学你就报这个冶金材料类。”今年6月高考结束后,各大院校的招生推介便成为了学生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作为当下最火的热门专业之一,新能源专业备受学子关注。日前,中南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老师郭毅在直播时,就向学子们隆重推介中南大学的新能源方向专业。
2020年,中南大学新增了“新能源与储能工程”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这是国内高校在这一领域设置的首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2023年5月14日,中南大学申报的“国家能源金属资源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众多家平台中,仅中南大学一家为高校牵头。
2023年5月20日,“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中南大学挂牌,这是我国在先进储能技术及关键储能材料领域的首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近年来,从中南大学走出的新能源产业人才让各项前沿科技理论得到了快速转化。当我们一览湖南乃至全国的众多新能源明星企业时,由中南大学校友创办的企业比比皆是——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容百科技创始人白厚善、鹏辉能源创始人夏信德、科力远集团董事长钟发平……这些在业界耀眼的名字,无不出自中南大学的校门,这也让中南大学获得了“新能源总裁大学”的美誉。
登高者,必远望!站在人才的高地上,湘江新区发力新能源产业可谓得天独厚,但目之所及之处,更须踏土稳行,发展向何方?
“在这条华城路上,正在建设的和已建成的新能源企业项目星罗棋布,几乎涵盖了新能源产业的各个领域。”来到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园,航拍镜头里一排排新能源企业厂房鳞次栉比。
“这是正在建设中的金凯循环,与永杉锂业、金驰能源等链上企业毗邻,与为企业提供热能的长沙电厂也是咫尺之遥。”园区工作人员介绍。
“这只是项目一期,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金凯循环长沙负责人严艳红介绍,项目由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南金凯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建设,占地300多亩,其中一期用地100亩,计划处置及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年生产1.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
产业链的集群发展,是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园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最大特点,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形成了“矿物材料—储能材料—电芯电池—电池回收利用”全链条的产业体系。
金凯循环是望城经开区首个专业从事废弃锂资源回收处理及循环利用的企业,虽然还在建设阶段,但已与园区其他链上企业开展了合作洽谈。
从3月入驻长沙,到4月开工装修,再到8月投产,短短数月时间,位于望城经开区的长沙连古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连古科技”),已完成了研发实验中心与生产场地建设并投入使用。连古科技凭借其在新能源、半导体封装等领域的产品性能与成本优势,不仅为长沙先进能源、电子材料产业链补上关键一环,还将成为亩均高效益的又一典范:用地3400平方米,达产后年实现产值6亿元,亩均产值过亿元。
近年来,望城经开区锚定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一特两主”产业定位,全力构建特色显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储能材料产业是园区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涉及产业链长而多,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望城经开区充分发挥园区作用,为链上企业牵线搭桥,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今年以来,园区组织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与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进行签约,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企业优势互补降低成本。
7月10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在长沙专题调研新能源产业发展时,特别强调“要在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湖南这片制造业热土上时,不难发现,在湘江之西的湘江新区,新能源产业链上,一家家“身怀绝技”的企业像繁星般,各自璀璨,如星云而聚。当我们把新能源产业与整个湖南的优势产业相结合时,奇妙而磅礴的化学反应就此迸发强劲动力。
这是一句流行于网络的科技热梗,这一观点看似简单而幽默,际上却隐藏着对于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深层思考,它通俗地诠释了一个科技观点——
用煤“烧开水”,蒸汽机应运而生;用电“烧开水”,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如何更高效、环保、可持续地“烧开乐动体育中心水”,就是人类对能源开发的努力方向,换言之,新能源产业,就是当今新的“烧开水”方式。
入伏以来,长沙一年中的“热辣滚烫”模式再次开启,空调、电扇、冰箱齐齐开动……网友调侃:“这条命是空调给的。”随着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攀升,用电量蹭蹭上涨,给电力乐动体育中心供应带来了较大压力,有些地方甚至面临电力紧缺。
走进国网湖南长沙湘江新区供电公司的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虚拟电厂由一间操作室和机房、数据设备室组成,操作室有一个巨大的电子屏,工程师打开管理平台,只见虚拟电厂的发电控制、虚拟机组、发电量、市场交易等信息一一直观显示。
既不烧煤,也没有发电机组,却能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从而变相实现“发电”,这样神奇的操作如何实现?
“虚拟电厂本身不直接发电,而是把零散电力负荷聚合起来,对外等效形成一个发电厂。”湖南湘江新区虚拟电厂负责人介绍。这样的应用来自能源站、充电桩,有的来自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乐动·体育,还可能来自通信基站、工厂以及商场,甚至居民家的新能源汽车等。
例如,有着“新能源巨头”之称的宁德时代坚持“车路云一体化”融合发展,推进“云—能”协同,通过虚拟电厂,以虚拟接口聚合车辆,与电网交互,参与电网的调频调峰,可以将电池全部能量都发挥出来。
据悉,湘江新区2024年设立200万元虚拟电厂专项资金池,对新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运营商给予专项激励。截至5月底,新区虚拟电厂已完成中国铁塔长沙分公司、小桔能源等12家虚拟电厂平台接入,容量30万千瓦,迎峰度夏期间预计实时调节容量5万至10万千瓦,将有力保障度夏期间湘江新区可靠供电。
“绿”动湘江,是湘江新区作新能源之答的底色。回到前文所提的“烧开水”概念上,虚拟电厂就是湘江新区在“用更少的能源,烧更多的开水”。
众所周知,工程机械是湖南制造业一张靓丽名片,而在这一领域中,湖南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则为湖南工程机械的发展如虎添翼。
“现在,我们的大部分产线,不需要用到一滴柴油!”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不断加速,中联重科堪称其中的先锋。
过去几年来乐动·体育,中联重科先后在全球首推纯电、混电起重机,全球最高增程电动直臂高空平台等。目前,中联重科新能源高机在企业总销量中的占比已经接近80%,电动产品渗透率超过90%。
此外,中联重科电动直臂高机、新能源搅拌运输车已经形成批量销售,位于行业领先。至今为止,中联重科已经形成了全球型谱最完善、配置最全面的电动化设备产品线。
目前,长沙在中国先进能源材料的产业版图中跻身第一方阵,先进能源材料产业共拥有规上企业145家。
“卷”中突围,新能源的战场上,长沙是湖南的先头部队,而湘江新区则是先头部队的排头兵。